月以来,极氪被指通过直营门店体系,将大量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,以“限时优惠”等话术兜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,引发大量投诉。报道还称,极氪的这套操作在全国多地上演:贵州、重庆、广州等地的消费者在支付定金、准备提车时,发现自己购买的“新车”竟已购买过交强险,甚至已完成过户登记,沦为不折不扣的“二手车”。当他们要求维权退赔时,往往会遭到推诿或拒赔。
7月20日,极氪方面通过其官方微博对外发布声明称,经调查,报道中涉及的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。为确保展示期间的安全,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,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,也未在任何车管所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,其法律属性始终属于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。
除此之外,极氪方面还表示,由于展车通常存在3—5个月的库龄,因此会根据商品车的展示历史或库龄时间进行折扣明示销售。购买的消费者,同样享有新车首任车主的全部用车权益。这种新能源展车折扣销售模式,属于正常商业行为,与“二手车”交易存在本质区别。
笔者在查询多个二手车平台后发现,这些里程甚至不足百公里的车型,售价或能在官方指导价基础上打个八折,涉及吉利、上汽、小鹏、零跑等品牌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表示,“‘零公里二手车’是现在的一种(行业)怪象......有三四千家都在卖,是非常乱的。”
至于这些车辆的来Kaiyun官方网站源,二手车商张源告诉笔者,主要来自于厂商、经销商集团、4S店等渠道,二手车商会大批量采购这些“零公里二手车”,最后这些车一部分会流入国内二手车市场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“登记日期≤3个月、里程数≤50公里”的车辆占比已达12.7%,四年增长了7.2个百分点,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%。
“‘零公里二手车’的主要驱动要素是销量指标大于销售能力,或说销量指标大于市场需求。”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向笔者分析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出现的缘由。
他进一步指出,该现象会在经销商中盛行,很大一部分Kaiyun官方网站原因在于返利政策的不合理。“现阶段,大多数车企选择以压库存的方式与经销商达成合作,无形中将库存和销量的压力转嫁到经销商身上。而经销商要同时面对库存压力和销量压力,为拿到当年的车企返利,不得不出此下策。”
根据相关媒体报道,郑州某4S店员工透露,通过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方式处理库存车型,虽然每辆车少赚了5000元,但能完成销量指标,最终拿到厂家10万元以上的返利。
不仅如此,在出口方面,新车以二手车的形式出海,能避开部分关税,从而让车企和经销商实现利益最大化。
“这是价格战的另一种形态。”某主流车企市场销售负责人告诉笔者,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扰乱了正常的市场定价体系,加剧了恶性竞争,让合法合规的企业和经销商难以维持合理利润,整个产业链陷入恶性循环。
“久而久之,当这种车充斥市场,新车就更不好卖了,甚至逼着其他车企加入其中,用虚假销量美化成绩,从此形成恶性循环。车企不得不增加‘零公里二手车’的占比,压缩售价的后果则是利润率下降,在压缩成本的同时,汽车的质量也会下降。”上述负责人谈道。
与此同时,他表示,对消费者来说,虽然能以更低价格买到近乎全新的车辆,但实际上,在购买这类车后,会失去首任车主享有的诸多权益,比如三电的终身质保、保险及贷款优惠政策等。且由于中间过了太多道手,甚至存在不少灰色环节。“车辆出现问题后车主想维权也是困难重重,日后转售时还会面临更大的价值贬损风险。”
为了遏止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不良风气,相关部门打起了组合拳。今年5月,商务部召集部分车企,要求“强化全流程监管,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的方式,打击‘零公里二手车’行为”;工信部与公安部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拟推行“新车登记后六个月内禁止转二手”政策。
车企方面,除了公开反对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长城外,极氪、小鹏等车企也表示,坚定品牌先行、服务先行等策略,做长期布局,而不是通过零公里二手车搞虚假繁荣。
而在梅松林看来,没有车企参与或者默许,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,除非经销商想要清盘退出。“因为将新车挂牌变成二手车,车价必然要降,车企给予的返利可能不足以支撑卖车的亏空。”
为此,他认为,要想从根本上解决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市场乱象,车企必须优化经营策略,以销定产,更加精准地匹配供需,避免盲目生产导致库存积压。另外,还需提升现有渠道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,通过精细化运营增强市场竞争力,而非依赖一味降价等低效内卷手段。
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汽车法律事务部主任杨阳还提醒,汽车经销商向消费者销售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时,要如实地向消费者告知该“二手车”的信息及相关质保权益的限制,避免引发大量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。
此外,相关部门也需进一步健全区分新车与二手车的标准,立体设置认定二手车的指标,比如增加“终端用户信息”“车辆行驶里程”“维修保养情况”等判断汽车产品是否被终端用户真实使用等相关标准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
联系我们
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新产品发布和最新的资讯文章。您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吗?
点击下面,我们很乐意提供帮助。 联系我们